一所学校的蜕变,有爱就是不一样-记遵义市红花岗区孤独倾向康复培训学校

一所学校的蜕变,有爱就是不一样

记遵义市红花岗区孤独倾向康复培训学校

义工随笔

 

2013年的11月,我们在遵义政协支边办李海波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市内残疾中心大楼,这座大楼内有残疾人康复中心,聋哑儿童医院,在顶楼是遵义市红花岗区孤独倾向康复培训学校。

沿著楼梯而上,看到的是屋顶有漏水,牆壁剥落。楼梯尽头是上了锁的铁门,楼道内很喧闹。校长在裡面把铁门打开后,我询问的第一个问题:“学校为什麽上锁,万一有火警怎麽办”。校长无奈的说:“没办法,我们这裡的孩子情况特殊,不看好他们,他们跑到马路上就不得了。”

我清楚记得那天不是很冷,可是在学校裡我们到处处感到有冷风阵阵吹来,原来因为是顶楼,加上门窗大多被破坏过,所以处处漏风和漏雨。

听著校长和老师介绍,我了解到学校是由几位家中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发起,几经波折终于得到政府的支持拨出这层原本废弃的楼层办校。

那时国内对自闭症的了解还刚刚起步,大城市一般也没有这样的学校,所以遵义能有这样的学校,家长们都觉得那是一个希望,于是孩子送来,一下子学生多达五十人,大小年龄都有。而学校受过正式训练的老师只有两位,其他只是普通老师,加上学生的特殊性,每个学生上课都要有一个家长陪著。所以整个楼面在课间内吵闹拥挤。我们一行留意到每个教室的门都被踢烂,房间的门锁位置一直在升高,而原本的位置也一定是个洞。能锁的一定要锁,能固定的一定要固定,因为自闭症的孩子有惊人的“破坏力“。

由于学校地方实在不够,于是只能向天台发展,变成学校饭堂,只有煮饭的地方搭了简易棚架,老师,学生,家长午餐只能露天解决,遵义夏天热三十多度,冬天冷到零度或以下,常常下雨是贵州的特点。我们真为孩子感到担心。

同行的捐方黄宝亨先生当即提出愿意捐款,至少给孩子们搭建个遮风避雨的棚子吃饭,陪同我们的政协李海波主任也答应立刻和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改善办学条件。几个月内,爱心饭堂建好了

随后的几年内,对于这所特殊学校的爱心捐助就开始了,其中特别感谢香港青山狮子会的狮兄们,没有任何条件的捐出数万元款项资助学校老师参加专业培训,购买数万元的玩具和教学器材,亲历亲为到访学校为老师打气,鼓励办学。还有深圳鑫盛源图书公司捐出图书。我们的捐助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开始拨款改善办学条件,重修楼顶防漏,而更可喜的是家长们也开始通过个人渠道找到各种捐助。

几年内,我也数次到访学校,看到学校的逐步改善。直到20163月的一天,校长发来的照片让我欣喜,学校的走廊和楼道都被绘上一派生机的春景,粉红色的牆身一扫过去的压抑感,明亮而乾淨。这些改变来之家长和义工的帮忙。多麽可喜的蜕变,关爱真的可以改变一切!

这些年来学校的宗旨:致力于改善低龄的自闭症学童,让他们得到关注,通过训练,能融入普通学校。同时学校也是一个家长平台,让有家长得到训练,学会照顾这些特殊儿童,家长们能互相支持,抒发情绪,减少家庭矛盾,造福孩子。

 

最后:

祝福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能活出美丽人生!

祝愿遵义市红花岗区孤独倾向康复培训学校越办越好!

 

备注:国内称呼孤独倾向的孩子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有评论 0条  
    

点击排行

管理文章
无标题文档